日前,由中国国际中文教育基金会主办、浙江师范大学承办的2024年孔子学院外方院长来华研修在杭州顺利结业,共有来自23个国家和地区的28位外方院长(孔子课堂外方负责人)参与。
在浙江省教育厅精心指导下,浙江师范大学为研修班制定了丰富多彩的研修日程。院长们聆听了关于中国经济、文化、孔子学院品牌建设等领域的中外专家讲座,赴中国丝绸博物馆、数字书法基地、华为(杭州)全球培训中心等传统文化与科技前沿相结合的场馆和企业考察,体验了中国传统茶艺、传统气功八段锦等项目。
围绕孔子学院特色发展、中外方院长分工合作、孔子学院间协同发展及孔子学院20周年回顾与展望等话题,院长们展开深入研讨,分享经验,效果良好。
基金会理事长、中国科学院杨卫院士在浙江大学亲自迎接各位院长参访,就推动孔子学院建设、深化中外教育交流与合作等内容与院长们进行了深入交流,并与院长们一同参观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博物馆、科技创新馆和图书馆等。
17日,各位院长所在孔院中方合作院校人员应邀赴杭州,与基金会、外方院长面对面交流,共话孔子学院未来发展。结业仪式上,来自亚洲、欧洲、非洲、美洲的五位院长在发言中分享了他们与孔子学院的故事,认为孔子学院的蓬勃发展为服务当地中文学习需求、促进文明互鉴和人民友好起到了重要作用。他们表示,研修活动服务贴心周到,安排精彩丰富,为院长们搭建了良好的平台,提供了难得的交流机会,有利于增进不同文化间的相互包容与理解,进一步提升孔子学院的管理水平。院长们表示,将充分总结吸收优秀管理经验,强化中外方合作双方及孔子学院间的交流合作,努力推动孔子学院迎来下一个精彩的20年。
中国国际中文教育基金会副理事长、秘书长赵灵山在结业式上总结强调,院长们以经验、智慧、才华不断提升孔子学院管理水平,成为此项事业的中流砥柱。孔子学院的健康发展和形象塑造需要中外方院长、中外方合作院校的共同配合,也需要社会各界友好人士的鼎力支持。今年是孔子学院品牌创立20周年,20岁是风华正茂、洋溢青春的年龄,基金会将与大家携手同行,营造良好生态,继续秉持“从语言入手,用文化交融,促民心相通”的理念,把孔子学院这座中外人文交流的“金桥”建设得更加牢固、更加宽广。